酸碱指示剂-查字典化学网
查字典化学网> 化学教研> 教学设计>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

查字典化学网 2015-11-10

以下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酸碱指示剂的教案设计,分享给大家。

酸和碱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酸碱指示剂) 课 型 新 授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 了解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合物。

2、 知道酸和碱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能设计和完成与之相关的实验。

3、 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初步认识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过程

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情感

态度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问题,引入新课:

你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有酸味的东西?学生举例后说明:这些物质中都含有酸这类物质。

你听说过烧碱、熟石灰吗?他们都属于碱这类物质,你用手指蘸一些肥皂水用手捻搓有什么感觉?肥皂水中也含有碱这类物质,含碱的物质一般都有滑腻感。酸碱这两类物质跟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类物质。

回忆旧知,引发探究: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其他的酸也能使石蕊变红?碱又使石蕊变成什么颜色?

实验探究指示剂变色规律

游戏:四位学生分别扮演食醋、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并分别戴上写有相应名称的帽子,手持一支装有相应溶液的试管。

另两位学生扮演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手持相应滴瓶,并将药品滴入前面四种物质扮演者手中试管,让同学们观看颜色的变化。

分析讨论: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总结指示剂变色规律。

并明确食醋和盐酸属于酸溶液,讨论得出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属于碱溶液。

知识突破,引入新问题:这里有两种其他液体,一种是自来水,一种是食盐水溶液,请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举例:桔子、碳酸饮料、食醋、酸菜、洁厕灵等

回答:有滑腻感。

观看几位同学表演,并记录现象。

完成书本P49页表格,探究出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分析四种物质分别属于酸还是碱。

学生活动

由生活实际引入本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小品表演,让学生增强对知识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

设计意图

我们两位指示剂朋友来鉴别一下,它们是酸还是碱?接着由同学扮演物质,做实验,观察现象,问这两种物质究竟是酸还是碱。

课件演示指示剂变色规律:画面是一只变色龙,身上写着石蕊两个字,跳动着分别走到写有酸、碱、中性溶液的烧杯前,分别将左爪、右爪、尾巴伸入三个烧杯中,伸入后相应部位夸张一点适当变大,并变各种颜色,且唱着歌:我是一只变变变色龙,遇到酸我就变成那红色,遇到碱我就变成了蓝色,通常的中性环境下我就是那紫衫龙王。歌声仿《我是一只小小鸟》,欢快、诙谐,男声唱。

提出建议:请同学们将酚酞遇酸、碱、中性液体的变色规律编成一些易记忆的韵语或创作成其他活泼的形式来帮助我们记忆,内容不求完美,只求有趣实用。

发现其他指示剂──酸碱使指示剂变色的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49-50页的活动与探究。

深入探究酸和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本质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为什么不同的碱都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演示实验:用简单电路测几种溶液的导电性。

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固体,乙醇。

讲解:同是化合物为什么有的导电有的却不导电呢?对,这说明在这些能导电的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实际上,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 和Cl-,H2SO4在水中会离解出 H+ 和SO42-,氢氧化钠在水中会离解出Na+和OH-,而在固态氢氧化钠中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课件展示:动画展示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

离解的微观模拟过程。写出离解的表达式。

提出问题:试着写出 H2SO4 ,Ca(OH)2的离解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观察现象并得出探究结果:指示剂在这两种液体中颜色没有变化,说明它们既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一种中性的液体。

积极创作,并纷纷展示如:我也是一种指指指示剂,我只在遇到碱时才变成红色。通常在中性环境下我是无色的,就连酸也奈何不了我,无法让我变颜色。

【探究活动】制取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或其他物质)的酒精浸出液,再分别滴入前面四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结果,由同学们讨论交流,比较所制四种指示剂中,哪些变色效果好些。

思考并作出简单的猜想。

观察灯泡是否亮了并记录,知道哪个溶液导电哪个不导电。

能导电说明有带电的微粒。

倾听,理解。

观看,理解此过程。

将两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写出。

学生活动

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的动画让学生对指示剂变色的情况记忆深刻。

培养学生创作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同时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写其它的表达式深刻理解电离过程及其特点。

设计意图

探讨规律:观察酸中都电离出哪种相同的离子?碱中都电离出哪种离子?

提问:根据以上分析,你知道了为什么所有的酸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同的碱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吗?

深入思考:你认为不同的酸可能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吗?不同的碱可能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吗?为什么?

本节课小结:展示课件,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

1、石蕊、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

2、知道酸碱在水中的离解情况,知道酸、碱在组成上的特点,明确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

布置作业:

1、把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2、小东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做指示剂的是( )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中性溶液中 在碱性溶液中

A 牵牛花瓣 红色 紫色 蓝色

B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C 紫萝卜皮 红色 紫色 黄绿色

D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

学生观察电离方程式得出结论:酸中都有 H+ ,碱中都有 OH-

讨论得出结论:酸中的H+ ,碱中的 OH-能使指示剂变色。

思考猜测:会。原因是酸中都有 H+ , 碱中都有 OH-。

将本节课内容总结回顾。

完成练习。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整理知识脉络。

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和酸碱指示剂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酸(H2SO4 , HCl、醋酸) H+ 变红 无色

碱(Ca(OH)2,NaOH) OH- 变蓝 变红

中性溶液(NaCl 等) 紫色 无色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化学视频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高凤娟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5集 第六单元复习指导 与方法有关的知识

2019秋高一化学鲁科版勤思班第7次课课堂实录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崔敏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2 物质溶解的量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翟菊红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2 物质溶解的量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赣州市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杨秋菊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蚌埠市优课

与"酸碱指示剂"相关的文章

热门化学教研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