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查字典化学网
查字典化学网> 学习园地> 化学试题> 2014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

2014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

查字典化学网 2016-05-20

解析: 水在4 ℃时密度最大。

答案: (1)D (2)C (3)加入AgNO3,过滤、蒸发 NaCl+AgNO3===AgCl+NaNO3 加入锌粒、过滤、蒸发 Zn+CuSO4===Cu+ZnSO4 (4)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除去HCl,然后通过浓H2SO4除去H2O

17.(10分)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Na2SO4、MgCl2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原混合物肯定无__________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无________

(3)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实验(1)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和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色,CaCO3难溶于水)。根据实验(2)向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a2SO4,肯定没有Na2CO3(因为BaSO4和BaCO3都是白色沉淀,但BaSO4不溶于稀HNO3,BaCO3溶于稀HNO3)。根据实验(3)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推断原混合物中含有MgCl2[因为Mg(OH)2是白色沉淀]。

答案: (1)CuSO4、CaCO3 (2)Na2SO4 Na2CO3 (3)MgCl2

解析: (1)500 mL10-3L/mL0.1 mol/L286 g/mol=14.3 g。

(2)从图中可知,每个小刻度代表0.2 mL,凹液面在7.2 mL处。

(3)A.底部有少量水珠不影响最终溶液体积,所以对浓度无影响;

B.水面超过刻度线,则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C.俯视液面会使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答案: (1)14.3 (2)7.2 (3)无影响 偏低 偏高答案: (1)2∶3 1∶1 2∶3

(2)38 g 2 molL-1 4 molL-1

(3)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使液体飞溅

解析: 因2CO+O2点燃,2CO2,2H2+O2点燃,2H2O,故CO与O2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H2与O2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都等于2∶1;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故不论CO与H2以何种比例混合,10 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的O2总是5 L,余下O2总是10 L。

(1)题中燃烧后恢复原状时,水为液体,气体体积为15 L,则CO2为15 L-10 L=5 L,由碳原子守恒得原CO为5 L,则V(H2)=10 L-5 L=5 L。

(2)剩余气体为a L,则CO2为(a-10)L,CO为(a-10) L,H2体积为[10-(a-10)]L,即(20-a)L。

(3)假设起始气体全部是CO时,a为最大值;全部是H2时,a为最小值。a为最大值时生成10 L CO2,剩余10 L O2,所以a为20,a为最小值时只是剩余10 L O2,所以10

答案: (1)5 5 (2)a-1020-a (3)10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14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化学视频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王闯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周醒民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淮北市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2 物质溶解的量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王爱云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高乐观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李强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与"2014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答案"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