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查字典化学网
查字典化学网> 化学教研> 教学设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查字典化学网 2013-04-15

 

一、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材的总体认识:

1、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已学习化学平衡原理,本章学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离子平衡知识与化学平衡知识密切相关,尤其是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及其学习方法,可直接用来指导对离子平衡的学习。因此,本章是化学平衡学习的继续与拓展。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的掌握,是对中学化学的平衡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本章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难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已学过的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指导有关电解和物质的检验等知识的学习。有关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考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难点,依知识点设计的考题,题型多样,考题具有较强综合性。在本章结束或复习时总结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及水解平衡等四大动态平衡的范围、原理、影响条件、热效应及平衡特征,以便让学生建构完整的平衡知识体系。

2、内容及结构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认识盐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结构和组成上加以理解电解质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及其移动和移动后结果比较。

(2)通过水的离子积的导出,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的理解,找到溶液发生酸碱性变化的平衡点。

(3)通过分析酸或碱的稀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加深理解pH的大小与酸碱性的关系。

(4)通过实验并应用归纳法分析盐类水解的规律,分析不同盐类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

(5)讨论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认识盐类水解的应用,充分理解守恒观点的具体应用。

(6)通过将“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转化为“固体溶解的问题”来讨论,学会变换观察问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思考原有知识的方法。

(7)通过对沉淀溶解的讨论,了解几种促使沉淀溶解的基本方法。

(8)通过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和沉淀转化的知识学习,将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理解为化学平衡的一种特殊形式,加深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规律的总结和溶解平衡的规律和方法的总结让学生体会事物变化的那种丰富多彩的内在美;

(2)通过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溶解平衡的学习,理解外因和内因对事物影响的辩证关系,建立矛盾的统一和转化的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3)通过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溶解平衡相关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和针对性、阶梯性练习的设置与训练,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系统、严密与循序渐进。

(4)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理解其原理的设计,了解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学会用图像和表格等方式去分析问题,提高从事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5)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三)教学大纲、考试说明

新课标要求2007年广东考试说明

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①实验:用pH计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滴定曲线。

②实验:测定不同盐溶液的pH,说明这些盐溶液呈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原因。

③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氯化铁的水解。

④实验:沉淀的转化。

⑤查阅资料并交流: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提出加氟预防龋齿需要注意的问题。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建议:

1、注意与已学知识的衔接,重视两条知识链的落实

教学中充分利用初中和高中必修、选修已学的知识,采用理论推理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分析并推出一系列新知识点(新概念)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全章4节内容可分为两条知识链:一是与弱电解质相关的电离平衡,包括l~3节。它们在知识的认识水平上是渐进的.前一节是后一节的基础和铺垫;二是沉淀溶解平衡安排在第4节。它的知识基础是溶解度和化学平衡理论。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把握教学尺度和方向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考试说明是教学方向的指导文件,只有深入领会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比如:非电解质的概念在教材都没有涉及,但在高考题中出现,并且该选相为正确答案,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提及该概念;再如:pH测定方法中的酸度计、广泛pH试纸与精密pH试纸的精度,前者课本并没有说明(只是在课本的彩图可以看出),后两个是以资料的形式呈现。假如我们只重视课程标准而忽视高考说明的话,可能会给高考或者高三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3.控制教学内容的深广度,重视知识呈现的选择性

在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推导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搭设小台阶减小理论学习的坡度(如上面各节框图所示),降低学习难度,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保证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如对于沉淀溶解平衡,课标仅仅要求定性地描述,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在教学中就不宜定量分析和计算;教材在科学视野栏目中提供的与正文内容紧密相连的更深入些的知识如电离常数、盐的水解常数、溶度积等为学生选择性学习提供内容,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教学策略;对于溶液pH计算,只要求计算强酸溶液、强碱溶液以及涉及这两者反应后混合液的pH;教材以资料的形式提供的某些相关数据、事例等内容,在教学中能达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正文内容的目的便可。以上这些内容都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呈现知识的选择性,准确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4.落实教材活动、探究栏目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性比较强是本章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不可忽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陷入到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误区中,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本章教材在理论分析中穿插了一定量的实验、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运用验证推理、探究和分析等方法,使理论分析丰富、生动起来,本章提供了三项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①实践活动:用pH计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滴定曲线。②科学探究:测定不同盐溶液的pH,寻找这些盐溶液呈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原因。③科学探究:探究促进或抑制氯化铁的水解的条件。

这些活动与探究建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探究性较强。其中②是在教学中多年使用的探究活动,①是新的活动内容。做好这些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之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5、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并重,重视学习过程的作用

理论性比较强是本课程的特点。理论分析是研究、阐述理论问题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理论性知识和训练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必要途径。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本章的理论分析穿插了一定量的实验、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或验证推理,或引导探究和分析,使理论分析丰富、生动起来,同时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之在习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获取了科学探究的体验。

6、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本部分教材的理论性较强,为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其特点和本质,可利用计算机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比如:在讲解盐酸和醋酸的电离、中和滴定、盐的pH测定实验等问题时,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或自做一些Flash课件,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充分应用网络优势,做到资源共享。

7.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

本章内容涉及的应用知识较丰富覆盖面也较大,呈现形式多样。不仅在2~4节的正文中均有pH的应用、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沉淀反应的应用等一定篇幅的应用内容,在家庭小实验、资料等栏目及问题的引出中,教材多处以不同方式涉及了相关知识的应用、由于其中相当部分的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实介绍,而是于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进行理论分析或技能实践,因此在教学中落实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巩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建议: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2课时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4课时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3课时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课时

专题训练 2课时

复习测试讲评 2课时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教材内容:

本节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二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并存在着电离平衡。要求学生在已经学过化学平衡理论并了解电解质发生电离和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的电离平衡。

(2)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与强弱电解质之间的关系。

(3)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4)了解电离平衡常数,能用电离平衡常数解释有关离子浓度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电解质概念的教学,了解概念形成的一般方法,理解化学平衡原理对电离平衡中的指导作用,了解平衡的思想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物质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了解由一般到特殊的辨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本节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四)教学建议:

(1)在复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基础上了解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以酸、碱、盐是电解质为切入点,以盐酸和醋酸的酸性为设疑点,创设教学情景和教学氛围。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体现分类原则和分类思想,了解相应的概念。

(2)认真设计实验3-1,先引导学生书写Mg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指出金属与酸的反应实质上是金属与酸电离出H+的反应,反应的快慢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和H+的浓度;可考虑将课本的实验结果设计成两部分,一个用于通过实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一个研究强弱电解质反应时的特征,初步建立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思想。在完成实验3-1后通过讨论得到的结论是:A.由于镁与盐酸反应速率较大,表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中c(H+)大,并由此推断:在水溶液中,HCl易电离,CH3COOH较难电离;B.由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的pH小,且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与盐酸中H+浓度几乎相等,表明溶液中HCl分子是完全电离,而CH3COOH分子只有部分电离。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在完成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通过比较盐酸与醋酸的反应时的特征,结合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引出醋酸电离与盐酸与醋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建立醋酸电离可逆的观点,应用速率变化的观点和课本图3-3,建立电离平衡的思想。

(3)为加深对电离平衡的认识,可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要求,补充实验3-1-1,充分理解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本部分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强化对电离平衡认识。将电离平衡纳入化学平衡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系统。

(4)在认识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基础上,建议通过补充课堂实验,加深理解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①补充醋酸溶液的稀释实验,在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用pH计测pH的变化,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理解浓度变化与氢离子变化的关系,加深认识稀释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②补充在O.1mol/L的加入醋酸钠固体,用pH计测加入前后的pH值。通过对醋酸钠的加入使醋酸的pH增大,认识物质加入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加强平衡理论与电离平衡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③补充实验:加热0.1mol/L的醋酸溶液,用pH计测温度不同时的pH,理解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加深认识弱酸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这些实验事实不仅能强化对电离平衡是一种特殊化学平衡的理解,同时为后面的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的学习也铺平了道路。

(5)组织好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的讨论,利用讨论—填表—分析—归纳的方法强化弱酸与弱碱电离平衡的特点,认识电离平衡的特征。利用知识迁移完成电离平衡常数的教学。

(6)从平衡常数自然引申到电离常数,通过弱酸的电离常数了解二元酸的分步电离和溶液中的氢离子主要是有第一步电离产生的,并用电离常数解释稀释平衡移动的方向。同时为解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作知识准备。

(7)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结合不同的知识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部分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①电解质有强弱之分。本部分教学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给出一些物质让学生经历、感悟其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通过交流和讨论使他们对电解质的分类认同,然后形成规律。②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本部分教学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设置探究问题:盐酸与醋酸的电离有什么不同,学生尝试用几种不同的方案进行,通过讨论筛选出合理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的现象分析得出结论。③酸性强弱的比较。本部分教学可采用实践式教学法,通过课本实验3-2,结合电离平衡常数进行解释、应用。

(8)从课后习题中,可以看出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是:能知道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结合电离平衡常数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了解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明确强弱电解质在反应时的量和速率等方面的差别。

(五)教学案例:

利用实验探究和图表分析突破电离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影响条件:

1、 弱电解质的电离

[学生]探究性实验1:稀释实验

项 目1mol/L HCl1mol/L HAc

溶液的pH

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值

[教师]分析上述反应实验现象

[学生]盐酸的pH值上升三个单位,即氢离子浓度为原来的1/1000,而醋酸的pH值增大不足2个单位,表明,氢离子的浓度降低要少得多。

[学生]探究性实验2:酸液中加对应的盐

物质1mol/L HCl1mol/L HAc

溶液的pH

物质1mol/L HCl中加入少量的NaCl1mol/L HAc中加入少量的NH4Ac

溶液的pH

[教师]分析上述反应实验现象

[学生]由于醋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的增大,导致醋酸溶液的pH值上升,而盐酸中,加入NaCl,溶液的pH值无明显变化。

[学生]探究性实验3.速度实验

1mol/L HCl1mol/L HCl+少量的NH4Ac

与镁反应速度的比较

[教师]分析上述反应实验现象

[学生]由于盐酸中,醋酸要离子浓度增大,结合了部分氢离子,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下降,与镁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下降,剧烈程度减缓。

[设计意图]让学生逐步掌握让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体验弱电解质的电离与分子化两个可逆过程,巩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理解。

2、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应用

[教师]利用化学平衡的v-t图描述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情况

[学生]

 

[教师]上述v-t图体现了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有什么特点?

[学生]电离平衡时:v(离子化)=v(分子化)>0;溶液中的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的联系,明白物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学习迁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问题]外界条件对CH3COOH的电离平衡各有什么影响?

CH3COOH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CH3COO—+H+

[实验探究]

探究项目在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水在O.1mol/L的加入醋酸钠固体加热0.1mol/L的醋酸溶液

用pH计测定实验前的pH

用pH计测定实验后的pH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教师]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浓度与温度

[教师] 浓度和温度对电离平衡影响有什么规律?

[学生]稀释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浓度减小;加入生成物,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教师]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与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学生]相同。因为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特殊形式。

[设计意图]了解由图表和实验研究化学原理的方法,实现认识论中有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实现由实践到规律的认识上的飞跃。同时,将电离平衡的知识与化学平衡紧密联系,形成平衡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一)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水的电离平衡及水的离子积,二是溶液的酸碱性和pH,三是中和滴定。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将水看成一种反应物浓度不变的弱电解质,从一般到特殊认识水的电离平衡的特征(水的电离平衡和离子积),逐步认识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特点(溶液的酸碱性),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其特征(溶液pH的简单计算),最后考虑其应用(中和滴定实验和应用)。在方法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2)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了解pH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方法和原理,能了解中和滴定实验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的离子积的导出,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认识,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通过对酸碱溶液的分析,了解溶液中数量变化对性质的影响,体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体验化学在科学研究中作用和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通过酸碱溶液中离子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本节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建议

(1)本节新课引入可由复习弱电解质入手,在上节强酸、强碱和盐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是弱电解质的基础上,直接引出水的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然后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讨论水的电离。

(2)通过水的电离平衡的讨论,结合化学平衡常数引导出离子积。在教学中可设计几个计算,让学生从计算的结果上理解水的离子积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是一个常数的事实,为pH的计算和盐类水解做准备。

平衡常数c(H2O)c(H+)c(OH-)c(H+)?c(OH-)

纯水不变常数10-710-7

加盐酸不变常数增大

加烧碱不变常数增大

(3)通过对上面的讨论结果的分析,增加水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溶液酸碱性,继续深化讨论。通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常数,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再此基础上给出pH的计算式和pH的测定方法。

(4)pH的计算应分类型进行教学,按照要求可设计以下题型进行:①强酸与强碱单一溶液的计算②强酸与强碱稀释问题的计算③酸碱混合问题的计算,理解计算的思路:酸性(c(H+)pH),碱性(c(OH-)c(H+)pH)。

(5)在介绍pH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可结合一些事例进行,一方面可以巩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使介绍生动具体。比如:在介绍酸碱性在医疗中的作用时,可结合选修一食物的酸碱性与饮食健康进行,在介绍在环保中的应用可结合废水处理中离子共存的事例进行。

(6)可将介绍中和滴定的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数据记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问题讨论等方面进行,一为讲清该实验给学生感性认识,另一方面组织好学生写好该实验报告。

(7)本部分知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仍具有多样性,本部分的知识有四个部分①水的电离。本部分知识是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继续,因为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因此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法。首先根据水是一种弱电解质的事实,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知识规律。②溶液的酸碱性与pH。本部分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一般探究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建议采用接受式教学法。③pH的应用。本部分知识是pH的应用问题,可采用接受式教学法。④酸碱中和滴定。这是一个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学方式采用实践式教学法为好。

(8)从本节习题可以看出:在教材上要求学生能分清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大小、分析弱酸、弱碱中的离子种类、酸碱混合后pH的计算、了解中和滴定的应用和等体积等pH的强酸与弱酸反应时的量的关系。

(五)教学案例

1、溶液pH的计算:

一.回顾

c(H+)c(OH-)c(H+)与c(OH-)大小比较Kw酸碱性加酸后水的电离平衡

蒸水加酸前

加酸后

[设计意图]巩固上一节课关于水的电离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等相关知识,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

二.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其依据是什么?

A.应看c(H+)和c(OH-)的相对大小

B.应看c(H+)与1×10-7mol/L相对大小比较

C.应看pH值

[学生]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关键看c(H+)和c(OH-)的相对大小

[引申]B与C选项作出什么的补充才可用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 1×10-7mol/L与pH=7的临界标准适合于常温下在溶液。

[教师]怎样测定溶液的pH呢?各种方法的精确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有广泛pH试纸、精密pH试纸和酸度计,精确度分别是整数、0.1和0.01。

[教师]pH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引出下部分)

[设计意图]了解pH的公式和测定方法,为计算作准备。

三.pH值的计算

[例题1] 取0.1mol/L的HCl溶液,其pH是多少?取0.1mol/L的NaOH溶液,其pH是多少?

[练习]按pH由小到达排列

A、0.01 mol/L的NaOH溶液 B、0.01 mol/L的盐酸C、水

D、0.05 mol/L的硫酸溶液 E、0.05 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

[例题2] 1mLpH=3的HC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后,溶液的pH是多少?

[练习]将1mL pH=13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000mL,溶液的pH是多少?

[例题3] 10mL0.100mol/L HCl溶液与10mL0.200mol/L 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值是多少?

[练习]101mL pH=2的H2SO4与99mLpH=12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是多少?

[例题4]将pH=12的NaOH与pH=9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练习]将pH=2的HCl与pH=4的HCl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是多少?

[学生总结]1、酸碱pH计算的方法:酸性(c(H+)pH),碱性(c(OH-)c(H+)pH),2、计算公式:pH=-lgc(H+)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和练习总结pH计算的方法和规律,掌握pH计算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3、 对实践活动的建议:

对于本部分内容是化学实验中为数不多的定量实验,为此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实践式教学法,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问题讨论:

[问题1]在实验室中有一瓶长期放置的NaOH溶液,怎样测定它的浓度?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出课题,了解中和滴定的应用。

[问题2]现采用0.1mol/L HCl测定,怎样才能知道HCl与NaOH刚好完全反应?怎样才能测定HCl与NaOH溶液的体积?

[设计意图]通过该问题的讨论引出中和滴定的仪器和指示剂,明确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问题3]在20mL 0.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体积的0.1mol/LHCl溶液,计算下列溶液混合的pH值。

体积010151919.962020.0420.96212530

pH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建立滴定曲线,明白在接近终点时pH的变化,知道指示剂选择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二、学生实验:

按照课本p50实践活动进行,教师讲解实验注意问题。

三、学生书写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对中和滴定的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有初步了解,为下一步教学活动做知识准备。

四、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滴定管的种类有几种?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问题2]怎样检查滴定管是否漏夜?如何排净滴定管中的气泡?如何润洗滴定管?怎样读取数据?

[问题3]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为什么要把初始液面调至“0”或“0”刻度以下?将一个量程为25mL 的滴定管中液面在“0”刻度的溶液全部放入量筒中,溶液的体积为:(A)大于25mL(B)等于25mL(C)小于25mL,为什么?

[问题4] 下面是用标准酸滴定待测碱而引起的结果变化情况 ,在实验时若出现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操作情况对c碱的影响

①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偏

②读数开始时仰视,终止时俯视偏

③到滴定终点时尚有一滴酸挂在滴定管尖嘴外而未滴入锥瓶偏

④洗净的酸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偏

⑤洗净的锥瓶用待测碱润洗偏

⑥不小心将标准液滴至锥瓶外偏

⑦不小心将待测碱液溅至锥瓶外偏

⑧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 mL蒸馏水,其余操作正常

[设计意图]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应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练习]

1、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

(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b)用蒸馏水洗净,(c)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d)记录液面刻度的读数,(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f)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g)加入适量蒸馏水,(h)加入2滴酚酞试液,(i)开始滴定,边滴边摇荡,(j)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k)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l)记录液面刻度的读数。(m)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的体积为22 mL。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用编号表示)。

2、下列实验中,直接采用沾有水滴的仪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

A.氨的喷泉实验:烧瓶 B.实验制取氧气:试管 C.中和滴定:锥形瓶 D.中和滴定:滴定管

4、 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锥形瓶中的溶液滴定管中的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

A碱酸石蕊(乙)

B酸碱酚酞(甲)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化学视频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胡改改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亳州市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高凤娟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彭蜀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王婷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梁国虎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徐林

与"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热门化学教研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化学教案
化学课件
化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